如何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口岸经济?怎样推动边民互市贸易提质扩面?如何保障农村饮水安全?7月10日,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许高红率队做客“金色热线”,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。
转型升级
推动“通道”变“枢纽”
红河州如何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口岸经济?
“红河州与越南接壤,有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和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。长期以来,一直存在‘通道经济’‘过路经济’问题,口岸潜力没有充分释放。”许高红表示,省委、省政府将“口岸经济”作为“三大经济”战略之一高位推动,州委、州政府也深刻认识到,必须依托口岸优势,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。
“红河州将聚焦‘五个转型升级’,把口岸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,变‘通道’为‘枢纽’,让价值沉淀在红河。”许高红介绍,一是推动口岸设施升级。针对历史欠账,全力补齐查验设施短板。目前,河口南溪河联检大楼已投入使用,金水河口岸通过了省级验收,坝洒通道等一批项目正加快推进。特别是投入近亿元打造河口智慧口岸,让货车通关时间从40分钟压缩到10分钟以内。二是推动运输方式升级。长期以来,红河州口岸的跨境运输方式以公路散装为主,基本是“重车进、空车返”,两国货车都要到对方国家的口岸把货物卸下来,再重新装到对方国家的车辆,耗时长、成本高。针对这一问题,红河州启动了“两到底一平台”跨境物流运输改革试点,两到底是指“一车到底、一箱到底”,一平台就是搭建跨境智慧物流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。仅这一项改革就让每一车次的成本下降1000元以上。三是推动贸易方式升级。要在巩固一般贸易的基础上,不断探索和拓展新的贸易方式。重点要推动边民互市贸易、跨境电商、保税物流。四是推动贸易商品升级。云南出口越南以农产品、矿产为主,而广西则以高附加值工业品为主,这凸显了我省产业链支撑的不足。为此,红河州积极对接川渝地区,建设工业品集货仓,提升机电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,推动云南有竞争优势的工业品出口。同时,也积极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,做强红河工业制造能力。五是推动交易市场升级。红河州正积极谋划建设区域性有色金属交易中心、农产品交易中心,并在河口布局专业市场。
边民互市
新模式激活新动能
“绿春县没有口岸,也没有规范的边民互市交易场所。请问绿春县怎么才能开展边民互市贸易?”李先生打进热线咨询。
许高红介绍,绿春县现有的3条边民通道均不能满足海关监管条件,边民无法参与由海关监管的互市贸易。对此,在省商务厅和昆明海关的指导和支持下,红河州自2024年3月起,率先开展边民互市贸易“多区备案、多区申报”改革试点工作,推动绿春县边民互市商品通过具备海关监管条件、综合物流成本更低的河口口岸、金水河口岸通关。
针对全州如何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发展,红河州商务局局长和涛作了进一步介绍,一是健全“两个组织”,提升边民互市组织化程度。通过组织符合条件的常住居民加入边民互助组,并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动能,1至5月边民互市贸易完成12.5亿元,同比增长8.4%,参与交易边民达15.6万余人次,为边民增收780万元以上。二是组建“一家公司”,提升边民互市专业化能力。目前,河口县组建了河口口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,金平县组建了政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,负责联合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专业化市场服务,为边民个体工商户提供服务。三是搭建“一个平台”,提升边民互市规范化程度。通过开发使用一、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系统和“边互通”手机App,实现了真边民、真交易、真结算、真完税。1至5月,全州边民互市一级市场结算了10.36亿元,二级市场结算了10.57亿元,实际缴纳各项税收合计达792.7万元,为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1876.6万元。
回应关切
尽快解决用水难题
几年前,政府出资从40公里外架设水管,把干净的山泉水引到了金平县勐桥乡红桥村委会,基本解决了沿线两个村委会十个村民小组的安全饮水问题。
2024年9月,受台风“摩羯”影响,强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把主供水管道冲毁,导致红桥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和勐平村委会的5个村民小组饮用水断供。
金平县红桥村委会易隆村村民熊金明介绍,自来水管断了以后,村里的生活用水就靠村后一个水池积蓄的水来解决,而这股水沿途汇集了各种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,根本不能饮用。
在村民罗大妹家,从村后水池中直接用管子引到家里的水,虽然经过了沉淀,但还是很浑浊。她家在院子上方架了一个遮阴网,用来收集下雨天的雨水作为生活用水。
“这些水也只是用来洗菜,我们喝的水是去购买桶装纯净水。村子下面的公路边有接水点,村里人也会去接来用。”罗大妹说,在距离易隆村1.6公里的路边有一个水泥修建的水池,池子里是从山坡上自然渗漏出来的水,水体还算清澈,但由于路途远,村里人背水很费力。
金平县红桥村委会副主任杨晓侯说,“经过相关部门的测算,修复管道的工程量较大,可能需要100多万元。我们希望上级部门能尽快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,对损坏的供水管进行修复。同时,能逐步让红桥村委会其他的缺水自然村实现稳定用水。”
“2024年9月,受台风‘摩羯’影响,全县不同程度受灾,其中勐桥乡红桥村委会受灾较重,自来水主供水管道损毁39公里,该片区供水涉及239户867人。”金平县副县长吴进介绍,为切实做好恢复重建工作,金平县委、县政府成立了勐桥乡抢险救援工作组,下沉乡镇组织群众开展生产生活自救互救,协助做好交通、通信、电力、供水抢险保通等工作。目前,红桥村委会除5个村小组外,其余村寨均已实现正常供水。针对未抢通的村组,金平县启用了备用水源点,调运1700米引水管材恢复临时供水,并向受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20.7万元,修复受损的住房、入户饮水等设施。目前,已完成受损管网的更换,正在试通水,预计一周后能正常供水。下一步,金平县将举一反三,全面强化供水领域隐患排查与水质动态监测,全速推进供水项目建设,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用水难题。
“金平县政府承诺一周左右供水,州政府将持续督促、关注。”许高红要求,金平县务必压实责任,科学组织施工,及时公布进度,确保群众早日喝上放心水。